在斐利斯系列裡,咒術會出現非常多,那麼我們就來談談這個。
我記得在某一篇有提過,那麼再來說得更詳細一點,這些設定是本作中鮮少出現(因為我不知道塞在哪裡,也不是很重要XDDD)。以下我盡可能不劇透,故會省略一些內容與文字,等到發佈後再補上囉。
3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.PENANAfJns2g8Kd0
咒術背景:3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.PENANAFsNSPcK28U
起源於「斐利斯第一紀元」,也就是那個曾經輝煌的遠古文明。在那個紀元,人人都會使用基礎咒術,讓火憑空出現,用土蓋房子、隔空移物……。只是誰也沒想到會拿這樣的能力來戰爭。
當時有種遊戲很受大家歡迎,類似桌遊──以人偶進行攻防──的戰略博奕,後來引發許多愛好者的鑽研。他們發現攻防間的魔法咒術太過冗長,有種方式可以透過言靈(能將咒術的程序記錄在某種詞彙上)濃縮,讓使用者可以更快施展咒術。
於是,為了讓咒術更容易區別,他們用了許多方式,最後不成文的規矩就出現了──以自己的名字來替咒術命名。
所以最初咒術的作用是遊戲,不是戰爭用的。
由於某些緣故,這樣的能力漸漸在遠古大戰後逐漸不為人知,即便對咒術能有專研,但也不會勝於之前的輝煌年代。對於咒術不熟悉的人越來越多,許多關於咒術的知識慢慢失傳。
雖然每個人都有驅動咒術的能力,但要掌握使用咒術的「信念」卻是困難無比──因為「相信」咒術,才是驅動它的唯一關鍵。
3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.PENANA2Eubl8IEBG
咒術等級:3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.PENANArxaKB1pTl3
咒術最基礎就是元素,稍微難一點便是空間咒術。
初階的咒術只要隨著意念驅動,引動體內的能量就可以使出。相對大型的咒術由於過程比較繁雜,需要之前說的「言靈」來簡化整個流程(簡而言之,像現在的短網址,不用唸一堆咒語XDDD)
至此,由於「言靈」有不同類型,驅動這些必須要有某些規則,才能夠讓咒術發揮預期中的效果(簡單來說就是公式)。
通常是:主咒術+附加咒術。
過去有術士把主咒術疊加在一起,取代附加咒術,可是卻發生預期之外的效果。而附加咒術沒有配合相應的主咒術也沒有辦法發揮輔助、增強的效果。
如果兩個主咒術效果相互碰撞,便可能會相互抵銷,更甚至回饋到自身身上;而附加咒術如果單獨使用,沒有主咒術的攻擊,將會顯得軟弱無力。3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.PENANAGL4u1yuo2K
然而,也不是沒有雙主咒術的存在,有些主咒術有附加咒術的雙重效果。所以可以將其擺在附加咒術的位置。但通常為了避免搞混而且大量吞噬自身的能量,當時的術士都以單主咒術為主,這樣的公式是最佳、最保險的方式。
中階的咒術就是許多咒術的疊加。通常這樣的咒術發動時,被灌注的語言會化成具像化的形體,就是我們熟知的方陣(魔法陣)
由於咒術疊加的緣故,使得組合有更多變化性。但……它有更奇特的另外一種效果,目前還沒出現,為了不劇透,敬請期待。
3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.PENANAVl3OAZHKga
咒術屬性:3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.PENANAFT81QrMnaE
最普遍的大概就是眾所周知的「元素」咒術,再來就是比較罕見的無屬性──空間、重力、感官咒術,這些都在本作中,未來或者過去曾有出現過。
除了這些以外,更值得一提的就是黑屬性與白屬性這兩種。
黑屬性與白屬性這兩樣彷如磁鐵般相互吸引。黑屬性咒術強猛,只需要不多的能量就可以驅動,但卻容易被白屬性克制;白屬性雖然可以凌駕於黑屬性,但驅動白屬性卻是困難萬分(耗能甚鉅),尤其以後代的人而言,是難以駕馭的能力。
諸如治癒、淨化、祝福、鎮靈、洞察、心靈……都是在白屬性的咒術範疇內。
也許,各位能在故事中發生一些端倪,有不少讀者在內文中隱隱察覺。因此也可以知道,為何當時魔物會針對愛默兒而不是亞瑟。
而這兩個咒術與其他元素咒術互不相干。但以層級來分,黑白屬性會高於元素咒術,無屬性咒術(雷、意識干擾、時序……)則略居中間。
至於元素屬性,則會有相互克制的效果,那些通則各位應該熟悉得不得了,就不多贅述。
ns216.73.216.30da2